由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建筑技藝》雜志社共同主辦的“聚焦建構:2014技藝成就建筑之美國際會議”于11月14-15日在北京成功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300余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11月14日大會開幕式由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建筑師崔愷院士主持。他首先介紹了會議的基本情況。他說,“技藝成就建筑之美(原結構成就建筑之美)國際會議”作為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和《建筑技藝》共同打造的年度品牌會議,自2012年起已成功舉辦了兩屆,得到了業界的普遍認可。聽取代表的意見,會議從今年更名為“技藝成就建筑之美”,以期有更寬的內涵和外延。本屆會議主題聚焦“建構”,強調建造的過程,注重技術、結構、材料和表現形式等,精彩的報告一定會讓大家不虛此行。
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書記劉燕輝代表主辦單位歡迎各位代表到會。他介紹了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的歷史沿革和基本情況,表示中國院作為行業龍頭企業,愿意搭建交流平臺,促進行業共同進步!
會議共進行了11月14日全天和15日上午的大會報告,特邀8位國際設計機構的主創人員、12位國內設計機構的設計精英、5家材料供應商進行了精彩演講。本次報告既有結合眾多案例進行的空間結構形態分析研究,也有關于綜合體設計現狀的研究和總結。國外項目有哈利法克斯市圖書館、米蘭世博會中國館及中國企業聯合館、紐約時報總部大樓等;國內項目有績溪博物館、廣州國際羽毛球培訓中心、廣州希爾頓酒店、北京建筑大學圖書館、范曾藝術館、星巴克世博會最佳實踐區特別店、中國航海博物館、武漢大學博物館、德陽奧校、玉樹康巴藝術中心、響沙灣蓮花酒店等,還有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銀河SOHO、上海外灘金融中心、國家網球館等一大批復雜公共建筑設計介紹。另外還有關于綠色設計、結構一體化設計、住宅工業化等。(本次報告內容將在《建筑技藝》雜志近期刊出,敬請關注?。?/p>
本次大會報告主持人陣容同樣強大,除報告專家中的陸軼辰外,還有四位重量級嘉賓,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執行總建筑師汪恒,內蒙古工業大學教授/內蒙古工大建筑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鵬舉,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許世文,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總建筑師桂學文,他們的精彩點評也為會議增加了很多亮色。
11月15日上午報告結束后,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董事長、院長文兵進行了會議總結發言。他說:“本屆會議不僅有中國院、華東院、北京院、同濟院、華南理工大學設計院、上海院等國內大院,也有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等知名學府,還有多家國外知名設計事務所的報告,既有建筑師,也有結構師,還有材料和建造商,充分體現了會議國內與國外的跨界,建筑與結構、設計與建造的跨界!作為行業龍頭企業,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非常重視項目完成度,并關注前沿技術發展,力爭讓每一個建筑成為精品,今后也會一直以此為導向,并愿與大家攜手,共同推動行業進步。期待明年與大家再相聚!”
15日下午,會議還組織代表參觀了國家網球館和紅磚美術館。本次會議還為設計和企業間搭建了交流平臺,多家知名企業參展,茶歇期間,展位前始終人聲鼎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微信版報道
主辦單位:《建筑技藝》雜志、中國建筑學會
承辦單位: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學會建筑結構專業委員會
協辦單位:南京倍立達實業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深圳市中孚泰文化建筑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在由《建筑技藝》雜志、中國建筑學會主辦共同主辦的本次會議上,來自gmp、sbp、華東院、CCDI中建國際、同濟院、中國院、北京院、深圳總院、華南理工、中南院、中航院等國內外多位建筑師和結構師(尼庫勞斯格茨、普里寧格、汪大綏、傅學怡、丁潔民、劉瓊祥、邵韋平、徐維平、孫一民、任力之、李興鋼、李虎、傅紹輝、唐文勝等)通過精彩的對談,和與會代表分享了他們如何通過高超的配合實現的多個精彩案例:上海東方體育中心、深圳大梅沙萬科總部、央視與世博軸、上海中心、武漢中心、鳳凰傳媒、海南國際會展中心、深圳大運中心體育場、非盟會議中心、廣州亞運場館、成都博物館、多個火車站站房等,結構形式涉及空間、大跨、超高層等復雜建筑。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建筑學會建筑結構專業委員會承辦了本次會議。南京倍立達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孚泰文化建筑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協辦單位對于會議給予了大力支持。
開幕式
11月14日大會開幕式由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建筑師崔愷院士主持。他首先介紹了會議的基本情況。他說,“技藝成就建筑之美(原結構成就建筑之美)國際會議”作為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和《建筑技藝》共同打造的年度品牌會議,自2012年起已成功舉辦了兩屆,得到了業界的普遍認可。聽取代表的意見,會議從今年更名為“技藝成就建筑之美",以期有更寬的內涵和外延。本屆會議主題聚焦“建構”,強調建造的過程,注重技術、結構、材料和表現形式等,精彩的報告一定會讓大家不虛此行。
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書記劉燕輝代表主辦單位歡迎各位代表到會。他介紹了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的歷史沿革和基本情況,表示中國院作為行業龍頭企業,愿意搭建交流平臺,促進行業共同進步!
大會報告專家
共進行了11月14日全天和15日上午的大會報告。本次會議特邀8位國際設計機構的主創人員、12位國內設計機構的設計精英、4家材料供應商進行了精彩演講。
Stephan Schuetz,gmp馮• 格康,瑪格及合伙人建筑師事務所合伙人
JonathanKerry,奧雅納(Arup)聯席董事
Chris Hardie,丹麥SHL事務所合伙人
SatoshiOhashi(大橋諭),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合伙人、北京工作室負責人
Satoshi Maeda(前田聰志),PLaT architects合伙人
徐維平,華東建筑設計研究總院總建筑師
倪陽,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院副院長、國家勘察設計大師
任力之,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章明,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筑系副主任,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原作設計工作室主持建筑師
張彤,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建筑系主任
李興鋼,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
李亞明,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左晴,美國TT公司副總裁
徐磊,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一合建筑設計研究中心總建筑師、主任
劉方磊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一院建筑創作部部長
陸軼辰,清華大學副教授,紐約Link-Arc建筑師事務所主持建筑師
彭惠君,Foster+Partners事務所合伙人
GregersReimann,愛易恩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IEN Consultants)董事總經理
關飛,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本土設計研究中心建筑師
趙金彥,威盧克斯中國有限公司商務總監
王建杰,南京倍立達新材料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設計部經理
欒世一,深圳市中孚泰文化建筑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張寶貴,寶貴石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鐘小平,北京誠信金通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
大會報告主持人
本次大會報告主持人陣容同樣強大,除報告專家中的陸軼辰外,還有如下四位重量級嘉賓:
汪恒,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執行總建筑師
張鵬舉,內蒙古工業大學教授/內蒙古工大建筑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許世文,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
桂學文,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總建筑師
他們的精彩點評也為會議增加了很多亮色。
主講內容
本次報告既有結合眾多案例進行的空間結構形態分析的高屋建瓴的研究,也有關于綜合體設計現狀的研究和總結,國外的項目有哈利法克斯市圖書館、米蘭世博會中國館及中國企業聯合館、紐約時報總部大樓等,國內的項目有績溪博物館、廣州國際羽毛球培訓中心、廣州希爾頓酒店、北京建筑大學圖書館、范曾藝術館、星巴克世博會最佳實踐區特別店、中國航海博物館、武漢大學博物館、德陽奧校、玉樹康巴藝術中心、響沙灣蓮花酒店等,還有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銀河SOHO、上海外灘金融中心、國家網球館等一大批復雜公共建筑設計介紹。另外還有關于綠色設計、結構一體化設計、住宅工業化等。以下為部分主講項目。
閉幕式
11月15日上午報告結束后,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董事長、院長文兵進行了會議總結發言。
他說:本屆會議不僅有中國院、華東院、北京院、同濟院、華南理工大學設計院、上海院等國內大院,也有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等知名學府,還有多家國外知名設計事務所的報告,既有建筑師,也有結構師,還有材料和建造商,充分體現了會議國內與國外的跨界,建筑與結構、設計與建造的跨界!作為行業龍頭企業,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非常重視項目完成度,并關注前沿技術發展,力爭讓每一個建筑成為精品,今后也會一直以此為導向,并愿與大家攜手,共同推動行業進步。期待明年與大家再相聚!
工程參觀
15日下午,會議還組織代表參觀了國家網球館和紅磚美術館。
國家網球館
由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一合建筑U11工作室設計的國家網球館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園區內,設計采用16組V型合柱支撐看臺和建筑外維護系統,60m×70m的開啟式活動屋面堪稱亞洲之最,12分鐘完成開啟。主創建筑師徐磊進行了精心安排和講解,現場代表有幸全程觀看了屋蓋整個開啟過程。
紅磚美術館
紅磚美術館由企業家、收藏家閆士杰和曹梅夫婦創辦,包括6000㎡的建筑和8000㎡的庭園。美術館的建筑設計由北京大學建筑研究中心教授董豫贛擔綱,采用紅色磚塊作為基本元素,輔以部分建筑上青磚的使用,打造出一座配備有當代山水庭院的園林式美術館。
花絮:
參會代表和報告專家交流合影
(大鱷悉數到場,可惜沒拍全~~)
會場門口展位
本次會議還為設計和企業間搭建了交流平臺。多家知名企業參展,茶歇期間,展位前始終人聲鼎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致謝
本次會議還得到了威盧克斯(中國)有限公司、南京倍立達新材料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孚泰文化建筑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寶貴石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誠信金通商貿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謝!
===========================
《建筑技藝》近期活動:
(1)12月5-6日成都西南院:"建筑與幕墻設計論壇",知名建筑師、幕墻設計師精彩演講。
(2)2015臺達杯國際太陽能設計競賽(2015年3月1日前截稿)
返回上頁,點擊下方"最新活動"可了解詳情。
==========================
回復關鍵詞得到建筑技藝分類微信
如果您想得到某類微信,只要返回上頁點下方最左側,在回復框中輸入相應的關鍵字即可,關鍵字包括:"搜神記"(建筑學鼻祖大鱷們的經歷和作品點評)、“商業”、“酒店”、“博物館”、“學校”、“超高層”、“幕墻”、“養老”、“住宅工業化”、“綠色”、“鄉土”、“建構”、“參數化”、“BIM"、”建筑技藝活動"、“建筑與結構”、“大師及作品”、"國外建筑“、“專業笑話”、“建筑技藝活動”。
注:能回復關鍵字的前提是,您必須是建筑技藝微信粉絲,(按標題下方提示點擊“建筑技藝雜志"即可)才能在對話框中回復
【如何查看歷史文章?】
請點擊右上角圖標,進入“查看公眾號”。
點擊右上角即可“分享到朋友圈”或“發送給朋友”;點擊標題下《建筑技藝》雜志即可關注我們,享受每天一條專業資訊深度解讀。(建筑技藝微信粉絲已近13萬)
========================
關于《建筑技藝》
《建筑技藝》(AT)前身為《建筑技術及設計》,創刊于1994年,隸屬于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編委會主任。雜志強調藝術和技術的結合,突出節點細部構造和實施技術等?!督ㄖ妓嚒?014年改為月刊,個人優惠訂閱。
《建筑技藝》在Apple Store中可下載iPad版
====================
建筑技藝-建筑結構微信聯盟
如果您是結構師,或是對結構專業有興趣,歡迎關注《建筑技藝》的兄弟微信——《建筑結構》,查找添加公眾微信號“建筑結構”即可.
===============
《建筑技藝》微信推廣
建筑技藝微信推廣電話:010-57368780,13611210463
雜志訂閱:010-57368777